为落实“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部署,进一步推进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之际,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丁瑞生,组织人事处处长郭成良,学生处处长方明所,思政部主任董以敏一行到我院驻村“第一书记”的聊城莘县古城镇、王奉镇,对我院“第一书记”帮扶村困难户和党员家庭进行慰问走访,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并看望我院驻莘县“第一书记”,调研帮扶工作。
在我院驻莘县 “第一书记” 叶效刚、李学民及镇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丁瑞生一行首先走访了赵头村的困难户。丁瑞生详细询问了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转达了学院党委的关心并激励他们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一起克服困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在北十户村的优秀党员家中,丁瑞生首先感谢了他们为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认真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状况,详细了解他们生活现状,将慰问品送到他们手中,并祝福他们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老党员十分感谢丁瑞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看望和慰问,让他们倍感党组织的关怀和爱护,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驻村“第一书记”的各项工作,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走访结束后,丁瑞生听取了我院“第一书记”驻村入职以来得工作汇报和发展计划,并给予了充分认可,鼓励他们多深入基层,展现学院干部的工作水平和思想境界,抓党建、促脱贫、惠民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进一步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惠民惠农政策以及全省扶贫开发有关政策,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确保圆满完成精准扶贫的工作任务。他指出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支部,村民富不富,首先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支部建设摆在首位,党建工作统领一切。“第一书记”要不忘党组织的重托,带着真挚的感情做好帮扶工作,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困难群众的炕头上、心坎里。学院将继续做好支持工作,为“第一书记”工作做好各方面的保障,争取以一流的业绩让党组织放心,让老百姓满意。
6月27日,一场以“传媒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研讨会在王奉镇北十户村召开。丁瑞生和莘县县委常委玄志刚以及山东广播电视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莘县广电中心等有关媒体单位,共计30余人参与研讨。大家围绕“传媒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要通过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无线数字广播、文化墙、媒体宣传等方式更好的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丁瑞生指出,此次到北十户村来,主要的是进一步深入推进支部结对共建,进一步了解调研咱们村里的党建情况和文化建设情况,确定一下哪些工作可以更好的实现对接,更好更快推动北十户村发展。按照团省委的部署,学院今年重点安排师生到北十户村来落实“三下乡·千村行动”,重点做好社会调研、政策宣讲、科技推广、助残济困、文化支教,并结合条件举办国学诵读、摄影技术和新闻写作等为主干课程的小记者培训班,为村里储备几个朗诵节目和合唱节目,并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摄制制作,助力乡村发展,并表示学院党委今后还将继续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利用我们学院的文化资源,用传媒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莘县王奉镇北十户村和古城镇赵头村是我院派驻“第一书记”帮扶村。两位“第一书记”入住以来,村集体收入、农民收入、村容村貌、民风民俗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通过入户走访,实地查看,了解情况,摸清底子,制定了年度发展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深入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扶智送技、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新型农村经营实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建设生活和美、生态和谐、民风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举办了一系列惠民活动,乡村振兴实务培训班、十户庙会文化下乡、乡村创业训练营和党建主题活动周,这一系列的活动选的主题好,时间点好,既突出了党建,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又是文化引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注重产业项目和技术学习,鼓励支持更多的人创新创业,锻炼了队伍,开阔了视野,凝聚了人心,提升了群众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