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时代楷模与红色胶东(专题三)

时间:2018-07-25来源:组织人事处 点击量:

7月20日,培训学员沿着时代楷模、红色胶东版块一路参观学习,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通过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风洞、核爆等模拟体验厅,生动立体地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是山东省首个院士纪念馆。学员们被他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投身祖国事业,用毕生的智慧、心血乃至生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被他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一往无前、对群众一往情深的精神和家国情怀深深地震撼。尤其是了解到郭永怀牺牲前的事迹,他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数据,连夜搭乘飞机赶往北京汇报,却不幸机毁人亡,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与自己的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保护绝密文件完整无损,大家无不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在东墩村,学员参观了既是毛泽东时代副总理,也是邓小平时代副总理——谷牧同志的故居。谷牧,原名刘家语,荣成宁津街道东墩村人。一生峥嵘多彩,被誉为“特区建设总工程师”。荣成政出资府修缮他的旧居,共20间,分南北两个宅院。北宅为谷牧出生及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地方;南宅为谷牧生平事迹展览室。看着这些珍贵的图片和文物,一个心系祖国有血有肉的赤子形象站立在大家面前。触摸着历经沧桑的海草房,感受着革命前辈往昔的经历和事迹, 让学员们不禁被深深触动。缅怀革命前辈、凝聚爱国精神,也让我们每个人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沿着革命前辈的脚步,一路向前,更好的实现中国梦



7月21日,学员们来到红色胶东馆和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教学点参观学习。1937年12月24日,以天福山起义部队为源头走出了四个集团军,形成了大参军、大支前、大调干、大运兵的红色胶东现象,造就了“家国情怀、党民齐心”的红色胶东精神。学员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详细了解了胶东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天福山起义的伟大壮举和胶东军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前仆后继、浴血抗战的感人事迹,深刻感悟到胶东革命前辈的宝贵精神,真正理解党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血肉关系。  

下午,学员又来到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和胶东育儿所纪念馆了解那段峥嵘而又感人的岁月。1942年12月,日寇大“扫荡”期间,10名八路军战士执行任务返程途中,发现数千名群众被日寇围困在马石山中,毅然“四进三出”包围圈带领群众突围,最后全部壮烈牺牲。马石山十勇士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中第一排的著名抗日英雄群体。










胶东育儿所纪念馆讲述了党对群众“以命相救”、群众对党“以命相助”的生动故事,为抚养军政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抗日根据地建立了胶东育儿所,将幼儿分散寄养在当地数百名乳娘家中。战火纷飞中,在生死大难关头,乳娘们舍命保护乳儿,演绎了一段又一段人间大爱。央视在2015年《等着我》9.18特辑中,讲述了蓬莱老人梁恒力和姐姐当年被送到乳娘家里代养,70多年后,梁恒力老人时刻想念乳娘,通过央视《等着我》栏目,找到了当年乳娘家的哥哥,俩人相见抱头痛哭,这泪水浸透着喜悦,也满含着悲伤,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勿忘母恩”的价值理念。

 

 











20日晚餐后,全体学员分四个学习小组,在培训中心会议室开展了心得体会交流学习课,大家交流气氛热烈,积极发言,纷纷谈了几天来的学习感受,一致认为学习收获非常大,感触特别深,深切地感受到我党自成立以来一心为民、造福人民的革命主义情怀;感受到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为党为国为民的仁人至士的伟大牺牲精神;感受到有国才能有家,爱岗敬业,敢于创新的民族复兴必由之路需要我们每个人奋发有为、敢为天下先的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