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下午,我院举办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创新研讨会,省内思政教育、传媒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我院领导、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创新的新模式、新途径。
研讨会在济南翰林大酒店举行,邀请了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艳玲,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芳云,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山东高校辅导员名师修蕾,原山东电视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高级记者蔡可玉,山东广播电视台原总编室主任、高级记者黄宝福,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教育频道总监陈新,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教育频道记者满德利等专家学者。学院党委书记孙茜芸,党委副书记、院长胡建军,纪委书记韩玉玲,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付东滨以及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胡建军主持。
孙茜芸在致辞中,向专家学者介绍了我院借助传媒专业特色,以“追寻中国梦”系列采访活动为代表的专业实践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教学改革探索的一些做法。她表示,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院已经走出一条符合学院实际情况、富有传媒特色、初见成效的路子。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加强对这些活动的理论指导,进行总结提炼,切实提高思政育人的成效,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努力把“追寻中国梦”系列采访活动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全省一流的品牌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新时代、新形势下,适应大学生特点、基于专业特色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新模式、新途径,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
“追寻中国梦”活动执行人、播音主持系主任马树声从活动背景、创新举措、活动成效和总结反思四个方面,全面汇报了这项活动开展的情况和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创新的做法。参与采访活动的影视制作系指导教师王檬讲述了带领学生们“追梦”的体会心得,她从创作意识、主题把握、实践过程和思想教育等方面,总结了同学们通过参与“追梦”活动,在专业能力、思想品德方面进步成长的可喜变化。
徐艳玲教授对我院开展“追寻中国梦”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从“立足点”、“着眼点”、“着力点”三个方面分析了这项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创新的特色和亮点。她建议“追寻中国梦”活动,要形成主体协同、认知认同、过程评价、效率反馈等长效机制,要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前后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做到内化于心,量化于形。李芳云教授以曲阜师范大学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感、如何解决思政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等提出了解决方法。修蕾教授从立德树人、立学智人、立文化人三个方面,肯定了“追寻中国梦”活动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和十大育人体系的具体体现。蔡可玉、黄宝福等专家有着丰富的从事传媒工作的经历,他们围绕着传媒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就如何创新传媒教学实践、与思政教育有效对接的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大众网教育频道内容总监满德利作为“追寻中国梦”采访活动的媒体总指导,也谈了开展活动以来带领师生采访报道的体会及新一季采访中的计划安排。
胡建军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对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希望学院各部门认真学习领悟专家的发言,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探索更多适应大学生特点、富有专业特色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研讨会现场
孙茜芸书记在研讨会上致辞
胡建军院长主持研讨会
学院领导听取专家发言
马树声主任汇报“追寻中国梦”活动开展情况和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融合创新的经验
影视制作系指导教师王檬讲述带领学生们“追梦”的体会心得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艳玲发言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芳云发言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山东高校辅导员名师修蕾发言
原山东电视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高级记者蔡可玉发言
山东广播电视台原总编室主任、高级记者黄宝福发言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教育频道记者满德利发言
参会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文字、图片|播音主持系记者团 编辑|岳彪 审核|马树声